全品类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务商
打造中国安全食品供应链知名品牌
全国服
务热线
400-030-0090
健康 “食” 光,告别肥胖枷锁
发布日期:2025-03-19
关键词:肥胖 膳食 康来福
健康 “食” 光,告别肥胖枷锁
近日,一则名为《国家喊你减肥了!》的新闻火遍全网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,将持续推进“体重管理年”3年行动。
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当下,肥胖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却如阴霾般,悄然笼罩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。
据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0 年)》显示,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达 34.3%,肥胖率为 16.4% ,且肥胖率呈持续上升态势。
肥胖不仅让身体承受额外负担,还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紧密相连,如 2 型糖尿病、脑卒中、冠心病等,甚至增加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,更给个人健康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压力。
面对肥胖的挑战,合理的饮食调养成为了我们对抗它的有力武器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 年版)》,探寻健康 “食” 光的奥秘。
精准把控能量,搭建膳食基石
控制总能量摄入是体重管理的核心环节。《指南》指出,可依据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,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 30% - 50%,或减少 500 - 1000kcal。
例如,成年男性可将每日能量摄入控制在 1200 - 1500kcal,成年女性控制在 1000 - 1200kcal 的限能量平衡膳食。
同时,还可根据个体基础代谢率和身体活动的实际能量需求,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 85% 和 80% 的摄入标准,以实现能量负平衡,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同时助力减重。
在合理膳食方面,应确保食物摄入多样化,满足营养素的充足供给。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要合理分配,脂肪占 20% - 30%,蛋白质占 15% - 20%,碳水化合物占 50% - 60%。
一日三餐的供能比建议为 3:4:3,早餐要重视,晚餐不宜过晚,17:00 - 19:00 进食较为适宜,且晚餐后除饮水外,尽量不再进食。主食应以全谷物为主,至少占谷物的一半,增加粗粮摄入,减少精白米面。
多食用新鲜蔬果,注意品种多样化,同时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蔬菜的摄取。选择脂肪含量低的动物性食物,如瘦肉、去皮鸡胸肉、鱼虾等,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。必要时,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采用高蛋白膳食、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等其他膳食减重干预措施。
明辨食物优劣,智慧选择食材
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,对成功减重起着关键作用。谷薯类作为机体健康的重要支柱,每日总摄入量宜在 150 - 300g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应达到 50 - 150g,薯类为 50 - 100g。全谷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,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、降低疾病风险,应注重粗细搭配。
新鲜蔬菜的每日摄入量要保证在 300 - 500g(生重)甚至更多,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,蔬菜种类每天至少 3 - 5 种。水果每天食用 200g 左右,减少高糖分水果的摄入,且不建议饮用果汁。
肉类和水产品应选择高蛋白、低脂肪的品种。鱼虾蟹贝等水产品脂肪含量低,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每周至少食用 2 次,总量 280 - 525g,每天摄入量 40 - 75g。畜禽肉每周不超过 500g,每天不超过 70g,且要选择纯瘦肉。蛋类每周摄入量为 280 - 350g(≤7 个鸡蛋)。
奶类推荐低脂或脱脂牛奶,每天 300 - 500mL,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添加糖的低脂酸奶或无乳糖产品。豆制品选择豆腐、无糖豆浆等,每天摄入大豆 15 - 25g,避免油炸及高盐豆制品。
坚果虽营养丰富,但能量高,每周平均 50 - 70g(每天 10g 左右),首选原味坚果,若摄入过多,需相应减少其他食物摄入量。此外,要警惕食物中 “看不见” 的脂肪,如肉类、动物内脏、坚果中的脂肪,避免膳食脂肪过量摄入。
纠正不良习惯,培养科学进餐
良好的饮食行为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基础。要定时定量进餐,避免过度饥饿导致进食过量。重视早餐,不漏餐,晚餐在规定时间进食,之后除特殊情况外不再进食。不暴饮暴食,控制零食、饮料和夜宵的摄入。
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就餐,都要根据自身生理条件和身体活动量,做到饮食有节制、科学搭配,合理计划餐次和能量分配。进餐时细嚼慢咽,改变进餐顺序,按照蔬菜 - 肉类 - 主食的顺序进食,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量。
结语
肥胖问题不容小觑,而科学的食养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。遵循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 年版)》,从控制能量摄入、合理选择食物、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等方面入手,我们定能在健康 “食” 光中,逐步告别肥胖的枷锁,拥抱轻盈、健康的生活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行动起来,用正确的饮食开启健康新篇章!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健康饮食带来的美好变化,正是康来福要做的事。
往期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