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
食堂预防微生物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?

发布日期:2025-07-31


食堂预防微生物污染需从食材源头、加工过程、人员操作、环境管理等全链条入手,具体措施如下:

 

1. 严格把控食材采购与验收 

    选择资质齐全、信誉良好的供应商,要求提供食材检验合格证明; 

    验收时重点检查食材新鲜度(如无变质、异味、霉斑),拒绝采购过期、腐败或来源不明的食材; 

    生鲜食材(肉、禽、蛋、水产等)需确认冷链运输合规,避免运输过程中因温度失控导致微生物滋生。 

 

2. 规范食材储存管理 

    分类存放:生熟食材、荤素食材分开储存,避免生食材(如生肉)污染熟食或即食食品; 

    控制温度:冷藏食材(如蔬菜、熟食)存放温度保持0-4℃,冷冻食材(如肉类)保持-18℃以下,定期检查冰箱/冷库温度并做记录; 

    缩短储存时间:食材按需采购,避免长期存放,尤其是易腐食材需“先进先出”,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食材。 

 

 

3. 强化加工过程控制 

    生熟工具分开:加工生食材与熟食的砧板、刀具、容器需专用,并有明显标识,避免交叉污染; 

    彻底加热:肉类、禽类、蛋类等需烧熟煮透,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℃以上(可使用温度计监测),并保持该温度至少2分钟; 

    控制加工时间:即食食品应尽量现做现吃,常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。 

 

 

4. 加强人员卫生管理

    员工上岗前需洗手消毒,佩戴口罩、一次性手套、工作帽,避免手部直接接触食材; 

    有腹泻、呕吐、皮肤伤口感染等症状的员工需立即离岗,待康复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返岗; 

    定期对员工进行微生物污染预防培训,规范操作流程。 

 

 

5. 严格执行清洗消毒流程 

    餐具消毒:餐具使用后先清洗去除残渣,再进行消毒,消毒后沥干水分,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密闭柜中; 

工具与环境消毒:加工台面、刀具、水池、冰箱内外等每日使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;地面、墙壁每周至少彻底清洁消毒1次;通风系统定期清洗,保持空气流通;

 定期检查消毒设备(如消毒柜、紫外线灯)的运行状态,确保其正常工作。

 

 

6. 做好监测与追溯 

    定期对食材、餐具、加工环境进行微生物检测,及时发现污染风险; 

    建立食材采购、加工、储存的台账,记录来源、时间、责任人等信息,一旦发生污染可快速追溯源头并采取补救措施。 

 

 

往期内容

1.聚势谋远开新篇,务实笃行提品质 | 康来福召开2025年供应商年中总结大会

2.食材项目投标:除了标书内容,这些细节也不能忽视!

3.甲醛泡海鲜是什么操作?


上一篇:食材项目投标:除了标书内容,这些细节也不能忽视! 下一篇:如何增强消费者对自家种植基地出产的食材信任度